使用说明
项目简介
ContextBase Server 是一个模型上下文协议(MCP)服务器,旨在为AI应用提供用户上下文管理能力。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能够记住用户偏好和历史交互的AI应用,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连贯的用户体验。ContextBase Server 提供了身份验证、高效的内存管理、全面的日志记录以及与数据库和缓存系统的集成,确保上下文数据安全可靠且访问迅速。
主要功能点
- 用户身份验证:采用 JWT 令牌和 bcrypt 密码哈希技术,保障用户数据安全。
- 上下文管理:高效存储和检索用户上下文数据,支持AI应用维护用户交互记忆。
- 操作日志记录:详细记录用户操作,便于审计和问题追踪。
- 数据持久化与缓存:使用 PostgreSQL 数据库进行持久化存储,Redis 缓存加速数据访问。
- API 接口:提供简洁的 API 接口,方便 AI 客户端(如 AI Agent 或助手)进行上下文数据操作。
安装步骤
由于 ContextBase Server 基于 Node.js 和 TypeScript 构建,你需要先确保本地环境已安装 Node.js 和 npm。
-
获取代码:你可以通过 Git 克隆 ContextBase Server 的仓库代码到本地。根据提供的仓库信息,ContextBase Server 的仓库链接是:https://github.com/imfeniljikadara/contextbase.git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imfeniljikadara/contextbase.git cd contextbase -
安装依赖:在项目根目录下,运行 npm install 命令安装项目依赖。
npm install -
配置数据库和缓存:ContextBase Server 使用 PostgreSQL 作为数据库,Redis 作为缓存。你需要确保本地或服务器上已安装并运行 PostgreSQL 和 Redis,并配置好连接信息。具体的配置可能需要在项目根目录下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(通常是 '.env' 文件或类似的配置文件,请参考仓库中的具体文档)。你需要配置 PostgreSQL 和 Redis 的连接 URL,以及 JWT 密钥等敏感信息。
-
启动服务器:完成配置后,你可以使用 npm 命令启动 ContextBase Server。根据项目 'package.json' 文件中的 scripts 配置,常用的启动命令可能是 'start' 或 'dev'。
npm run dev # 启动开发模式,可能带有热重载 # 或者 npm start # 启动生产模式启动成功后,ContextBase Server 将会在配置的端口上监听请求 (默认端口可能在配置文件中指定)。
服务器配置
MCP 客户端需要配置以下 JSON 信息以连接 ContextBase Server。请注意,以下配置是一个基础示例,实际配置可能需要根据 ContextBase Server 的具体部署情况进行调整。
{ "serverName": "ContextBase", "command": "node", "args": ["dist/index.js"] }
参数注释:
- 'serverName': 服务器名称,可以自定义,用于在客户端标识不同的 MCP 服务器连接。例如 "ContextBase"。
- 'command': 启动 ContextBase Server 的命令。由于 ContextBase Server 是 Node.js 应用,这里设置为 'node',表示使用 Node.js 运行时环境。
- 'args': 启动命令的参数数组。这里假设 ContextBase Server 的入口文件编译后的路径是 'dist/index.js'。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,查看 'package.json' 文件中的 'build' 和 'start' 脚本,确认入口文件路径。 如果启动命令是 'npm start',则 'command' 可以设置为 'npm', 'args' 设置为 '["start"]'。但更通用的方式是直接执行 'node' 命令,并指定入口文件。
注意:
- 上述配置假设你已经按照安装步骤,在项目根目录下执行了 'npm install' 和 'npm run build' (如果需要编译 TypeScript 代码)。
- 实际部署时,'command' 和 'args' 需要根据服务器的实际环境和部署方式进行调整。例如,如果使用 Docker 部署,则配置可能需要指向 Docker 容器内的启动脚本。
- 端口配置通常在 ContextBase Server 的配置文件中指定,客户端无需在此处配置端口,客户端通过 MCP 协议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进行通信。
基本使用方法
ContextBase Server 启动后,MCP 客户端(例如 AI 应用或助手)可以通过 MCP 协议与其进行通信。ContextBase Server 提供了 API 接口用于:
- 用户认证:客户端需要先进行用户认证,获取有效的 JWT 令牌。
- 上下文操作:使用 API 接口进行上下文数据的读取、写入、更新和删除等操作。
- 会话管理:服务器端管理用户会话,维护用户上下文的生命周期。
具体的 API 接口文档和使用示例,通常可以在 ContextBase Server 的仓库中找到,或者参考其提供的客户端 SDK(如 ContextBase TypeScript SDK 和 Python SDK)。 客户端 SDK 封装了与 ContextBase Server 交互的细节,提供了更便捷的编程接口。
信息
分类
AI与计算